一、日常清潔:基礎維護的關鍵步驟
清潔頻率與范圍
每日清潔:每次離心后,用柔軟干布或75%乙醇棉布擦拭離心腔內壁、轉子表面及密封圈,避免殘留樣本腐蝕金屬或滋生微生物。
每周深度清潔:拆卸可拆卸部件,用中性洗滌劑清洗,清水沖洗后晾干,禁止使用強酸、強堿或有機溶劑。
重點區域:離心腔底部排水孔、轉子螺紋接口。
清潔工具與禁忌
推薦工具:專用離心機清潔刷、無塵布、壓縮空氣罐。
禁忌行為:直接向離心腔內噴灑液體、使用鋼絲球或硬質刷子清潔。
二、轉子維護:延長使用壽命的核心操作
日常檢查與配平
外觀檢查:每次使用前檢查轉子是否有裂紋、變形或腐蝕。
配平要求:
質量差:對向離心管質量差≤0.1g。
體積差:液體體積差≤10%。
案例警示:某實驗室因未配平導致轉子斷裂,飛濺碎片損壞離心腔,維修成本超¥2000。
存儲與防腐蝕
短期存儲:使用后立即用干布擦干轉子,放置于干燥通風處,避免潮濕環境導致銹蝕。
長期停用:涂抹防銹油于金屬表面,包裹防塵罩,定期轉動轉子防止卡死。
三、轉子滅菌:醫學檢驗場景的流程
滅菌適用場景
感染性樣本處理:離心HIV、乙肝病毒等樣本后,需對轉子進行滅菌以防止交叉污染。
細胞培養轉子:定期滅菌避免微生物污染影響細胞活性。
法規要求:符合《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》中“可重復使用器械滅菌”條款。
滅菌方法與操作
高溫高壓滅菌:
條件:121℃,15-20分鐘。
步驟:
拆卸可拆卸部件。
將轉子放入滅菌袋或專用滅菌盒,避免直接接觸滅菌鍋內壁。
滅菌后自然冷卻至室溫,禁止快速降溫。
化學浸泡滅菌:
適用場景:不耐高溫的塑料轉子。
方法:使用2%戊二醛溶液浸泡30分鐘,清水沖洗后晾干。
禁忌行為:對鋁合金轉子使用含氯消毒劑。
四、定期校準與深度維護
校準周期與內容
轉速校準:每半年使用標準轉速計驗證離心機實際轉速與顯示值誤差≤2%。
溫度校準:若設備具備制冷功能,每年用溫度記錄儀檢測離心腔溫度與設定值偏差≤1℃。
動平衡測試:每季度用動平衡儀檢測轉子平衡性,不平衡量≤0.5g·cm。
專業維護與配件更換
電機保養:每2年由工程師拆解電機,清理碳刷粉塵或檢查無刷電機驅動模塊。
密封圈更換:發現離心腔漏液或密封圈老化開裂時,立即更換。
軸承潤滑:每3年對轉子軸承涂抹高溫潤滑脂,減少運轉噪音。
五、安全規范與應急處理
操作禁忌
禁止離心易燃、易爆液體。
禁止超速運行。
禁止在離心過程中開蓋或強行制動。
異常情況處理
異常振動:立即按緊急制動按鈕,停機后檢查轉子配平及是否松動。
異味/冒煙:切斷電源,聯系維修人員檢查電機或電路板。
樣本泄漏:佩戴防護手套,用吸水紙清理泄漏液,再用75%乙醇消毒污染區域。
六、維護記錄與檔案管理
記錄內容
每次清潔、滅菌、校準的日期、操作人員、使用試劑及檢測結果。
配件更換記錄。
故障維修記錄。
檔案保存
紙質記錄保存≥5年,電子檔案備份至云端,便于追溯設備歷史狀態。
結語
通過系統化的日常清潔、轉子維護、滅菌處理及定期校準,可顯著延長臺式低速離心機使用壽命,同時保障醫學檢驗樣本的準確性與安全性。建議實驗室制定《離心機維護SOP》,并培訓操作人員嚴格執行。